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别测试人心,别高估人性

2023-05-15 04:10:09

来源: 一心问禅


(相关资料图)

人可以利己,但不能贪得无厌。作者:刘小畅 来源:十点读书(ID:gxsh789) “雅爱搜神,喜人谈鬼,魑魅争光,魍魉见笑。”蒲松龄用这句话为我们打开了通往鬼狐精怪的世界。 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背后,不仅有蒲松龄一生的心血,也有红尘俗世的人情冷暖。 贪《菜根谭》里有句话:“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人可以利己,但不能贪得无厌,机关算尽到了头,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山东滨州有个叫高士魁的贫苦秀才,他终日苦读诗书,梦想着能通过科举获得荣华富贵。 外人看到他如此刻苦攻读,以为他淡泊名利、志向高远,高士魁好学上进的美名传遍州县。 深山中有一位老狐仙,看尽人间的贪婪丑恶,听闻高士魁贤德的美名后,觉得他是个难得的可造之才。 于是,狐仙扮作一胡姓老者借宿高家,决定暗中助其一展抱负。 经过几日交流后,狐仙感觉高秀才是一个好学上进之人,便表明了身份,表示可以帮助其考中科举。 高秀才大喜过望,激动地请求道:“您有这般本领,想必凭空变出金银财宝也不是难事。您看我生活如此潦倒,就变些钱来吧!” 狐仙听后,脸色一沉说:“可以,但需要你先拿出十个铜钱做本钱。”高秀才赶紧翻箱倒柜,终于凑够了本钱。 只见狐仙把钱放在房梁上,然后开始念咒语。不一会儿,数不清的铜钱竟如大雨般从屋顶落下! 没多久,整间屋子内的铜钱竟积了四五尺厚,几乎要把高秀才埋了起来。 狐仙停止念咒,看着在钱堆里手舞足蹈的高秀才,问道:“这些够了吗?” 高秀才兴奋地连声喊:“够了!够了!我几辈子都花不完了!我终于能享受富贵了!” 狐仙阴沉着脸走出小屋,而高秀才又有了新的祈求:“大仙,现在我得了大富贵,要是再有几房美女妻妾就更好了。” 狐仙听罢,脸色更加难看。 高秀才见此情形,心想:我现在有了钱,不用你变,也能买来美女! 想到这里,高秀才喜滋滋地返回小屋数钱去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小屋里竟然空空如也,刚才无数的铜钱都不见了,只留下了做本钱的十枚铜钱! 高秀才见状大怒,指责狐仙戏耍他。 狐仙呵斥道:“我特来访你,是因为仰慕你贤德的美名!没想到你欺世盗名,表面是个清贫书生,心中却如此贪婪。老夫不奉陪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高秀才怔怔地呆立在院中。 《道德经》有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人之所欲,本性使然,是福是祸,全在一个“度”。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生命的质量,不在于物质多少,而在于心是否知足。放下无谓的欲望,为人生减负,内心便多了很多欢乐。嗔曾国藩说:“摄生之道,大忌嗔怒。”莒县有个姓商的人家,兄富而弟贫,两兄弟隔墙而居,兄名大商,弟名二商。康熙年间闹饥荒,二商家实在没有粮食,妻子让他去求哥哥。 二商心知有大嫂在肯定无用,但拗不过妻子,便让儿子前去。 果不其然,当二商的儿子来到大哥家时,大嫂很是不满,她对着前来求助的侄子嗔怒道:“兄弟分家,各吃各饭,谁也顾不上谁。” 二商两口子无奈,只得卖掉了家里仅有的破旧家具换点秕糠来糊口。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村里有几个地痞看到大商家富裕,半夜翻墙而入准备打劫。 商家大嫂拼命呼救,却无一人前来相助,只因她平日为人刻薄,仗势欺人,所以邻居无人愿去援救。 惟有二商于心不忍,带着儿子前去援助,这些强盗才四散逃走。 事后,大商心里感激,认为应当分一点财产给弟弟,而妻子却说:“你要是有个好兄弟,我们就不会受这个苦。” 就这样,大嫂没有对二商表示出任何感谢,甚至还百般催逼,把二商一家赶到了乡下。 那几个地痞流氓听到二商搬走的消息后又来抢劫,这次没有了二商的援助,邻居们更是作壁上观,大商家被洗劫一空。 大商因此气绝而亡,大嫂和儿子也成了孤儿寡母。 正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常怀嗔怒之人,注定过不好一生,因为他们的每一句嗔言责怪,都如同一把利剑,既伤人,又伤己。痴古人云:“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爱好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但爱而不当,好而无度,便会招惹大祸。湖襄有一个书生,下棋成癖,因此输掉了很多家产。 父亲把他关在书房中,但他总是越墙而走,偷偷赌棋,害得父亲为此气愤而死。 后来阎王因书生无德,减了他的寿命,罚他入了饿鬼狱。 此时恰逢东岳凤楼落成,向各个地府下达通知,征召文人撰写碑记。阎王就让书生前去应召撰写碑记,并告诉他:写好就可投生为人。 不料想,书生途中看到有人在下棋,于是“旧病复发”在棋局旁边徘徊,沉迷玩味不肯离去。旁人看他如此好棋,便都劝他坐下对弈几局。 书生想到自己身上还有任务,便有礼貌地推让。可是架不住人们起哄,心想下几局也无妨。 这一坐下去就很难再起来,一局又一局,结果误了写碑文的日期,从而断送了自己再世为人的机会。 正如书中所言:“癖之误人,也如是夫!”凡事皆有度,成癖即伤身,如果对喜好不加节制,便会身为形所役,心为物所累。人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不仅是生理年龄上的成长,更是心性上的成熟。 所谓成功者,无一不是克服了自己人性上的某些弱点。 接纳人性,磨炼心性,方得圆满。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感悟生活哲理,洞察人生智慧▼作者:不雨亦潇潇,说书的侠客,仗剑的书生。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深夜十点,陪你读书。

图:一心问禅原创。

关键词:

最新新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