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门票经济PK路人眼福:“圈地收费”堵住了谁的路

2023-06-28 08:53:35

来源: 海报新闻

在许多自驾上路的出行者眼里,沿途经过的风景名胜,是奔波跋涉中的一大慰藉,也是公路之旅魅力的象征。

相比于沿着收费景区的路线深度游览,这种观景方式给人留下惊鸿一瞥的体验,某种意义上也是景区的“活广告”。

但是,有不少景区在路边砌起围墙,断绝了“纯路人”一饱眼福的可能。


(相关资料图)

在祖国的山河里面挖呀挖呀挖,砌长长的围墙,再把票价加”

日前,有旅游博主发布视频称,云南德钦县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在214国道的一处收费观景台附近修建围墙,使游客无法在路边欣赏景观,想看雪山非得买票不可。如果游客想要借助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一睹雪山真容,抬眼就会看到不远处立着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此区域禁止放飞无人机”。

3月9日,云南德钦,气势磅礴的梅里雪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可以说,为了防止游客“偷窥”,景区建立起了一道全方位无死角的“立体封锁线”。

这边敢给雪山建围墙,那边就敢给长江、黄河建高墙。

今年“五一”期间,黄河壶口瀑布景区也曾因周边砌墙上过热搜。德钦县境内的214国道一侧同样修了一道长长的围墙,防止游客在路边看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大湾景色。

景区的“严防死守”,自然引发了关于景区是否有必要“围墙挡景”的讨论。有网友评论称:“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进家门看望母亲难道还需要先买个门票?”还有网友吐槽这是“在祖国的山河里面挖呀挖呀挖,砌长长的围墙,再把票价加”。

此外,最近还有一些景区被曝出连经过都要收费。一名旅游博主称,自己骑摩托车沿248国道行驶经过甘肃扎尕那景区时,就被要求购买“过境票”。对方承诺,若他能在一个半小时内走完40公里的路程,就可以找工作人员退还费用。

沿云南省道S307自驾的一名旅游博主在穿行通过泸沽湖景区时,被要求预交70元门票费。和工作人员商议后,他在约定时间内到达一个位于景区外的地点,向工作人员发送定位,随后工作人员退回了门票。

5月,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也曾被指欲收“过路门票”。有博主称,自驾路过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时,被工作人员拦住要求买门票。博主提出自己只是路过,不进观景台,随后被放行。对方还强调,“需要在半个小时内通过景区内20多公里的路段,否则需要补票。”

门票损失是无法忍受的“亏损”?

据红星新闻报道,德钦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称当地经济条件不好,为了扶持村民,委托德钦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对景点进行日常经营和维护。公司与当地村委会签订合同,把旅游收益作为“旅游反哺”资金发放给村民。

壶口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文旅局一工作人员称,在这里修建围墙,初衷是为保证游客安全。山西省临汾市文旅局一工作人员则回应,壶口瀑布景区正在进行内部扩建,出于安全考虑,在部分路段外围修建了围墙,并非为了防止游客偷窥景色。

6月20日,山西临汾,游客在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欣赏彩虹美景。

“如果你在景区外就能看到好风光,你会选择买票吗?”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一些旅游收益模式比较单一的地方,门票损失是当地无法忍受的“亏损”。

“门票经济”确实曾是景区创收的重要来源,但也成了不少管理者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国内游客的旅游方式以参观景点为主,景区成了承载消费最重要的地点,“门票经济”也应运而生。数据显示,在景点旅游时代,门票所产生的收入,曾占到许多地方旅游总收入的70%以上,对景点运营维护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梅里雪山景区的几位当地村民表示,他们每年能收到“旅游补助”,改善了生活质量。对于景区修围墙收门票的做法,村民认为,公司为修建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成本,用收门票的方式“回本”,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种靠建围墙的方式“请君入瓮”,实在令游客的心里很不舒服,也极为不合时宜。就算游客勉强买了门票,下次还愿不愿来?是否愿意推荐朋友来?有网友评论称:“前有黄河壶口瀑布修围墙,后有梅里雪山修围墙,左有泸沽湖拦路收费,右有虎跳峡拦路收费……是不是坐飞机打开舷窗也要收费,以‘给沿途居民年底分红’?”

梅里雪山景区一家客栈的老板也称,他常听到前来住宿的旅客抱怨,说飞来寺观景平台的围墙令他们感到不快。景区修围墙收门票,未必对景区内的商户有益。他希望景区口碑得到提升,吸引更多的游客走入景区。

砌墙既挡住了游客看风景的眼睛,也堵上了景区长久发展的路

不论景区明面上给出的理由是什么,大多数普通人都很难认同这种砌墙遮挡风景的做法。一方面,并不是每个在路上顺便观景的人,都会因为看不到风景而去买票,景区的做法很可能“损人不利己”;另一方面,景区的管理和收费是有边界的,管理方的权限是否能够延伸到公路旁边,也存在争议。

在时下大多数景区游客承载量相对有限,只能采取限流的情况下,景区砌墙防“蹭”风景的封闭之路只会越走越窄,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也会日渐处于劣势。

长期以来,得益于门票经济,景区可以“躺着”赚快钱,从而满足于“圈地卖风景”。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后,游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对景区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有统计数据表明,如今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包括食宿、交通、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因此景区门票降价可以带来乘数效应,看似景区做了赔本买卖,实则会给当地带来人流和其他方面的收入。

因此,景区在决定要不要砌墙之前,最好不要只看一个方面的损益,而应把口碑、人气等相关因素都考虑进来,算一算长远账。

在摆脱对“门票经济”依赖方面,已有不少景区先行一步并尝到了甜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杭州西湖景区,实行免费开放已有20年,每年接待游客约3000万人次,按照100元一张门票计算,可能会损失30亿元门票。可根据2019年的官方数据,杭州的旅游收入高达4236亿元,不收门票的西湖通过自身影响力辐射周边,至少带来了一半的收益。

6月15日,杭州西湖景区绿意葱茏,人们乘船观览。

在免门票政策带动下,武夷山市也在2022年国庆长假期间实现旅游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65.45%。

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教授殷杰指出,“围墙挡景”未必能起到增加旅游收入的作用,从景区运营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弊大于利”的做法。只注重门票收入,却忽视了产业经济的产业收入。“取消或放松门票收费,促进景区内‘食住行游购娱’的消费,收益才会更好。”

(海报新闻编辑 姜晖 综合东方网、北京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等)

关键词:

最新新闻
回顶部